济安金信|个人养老金投教进行中:专业评价助力个人养老金推广与基金高质量发展
2022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 “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 的核心定位;2024 年 12 月,《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落地,将覆盖范围扩展至全体参保劳动者,截至 2024 年末,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突破 7000 万,市场参与热情初步显现。
截至 2025 年 8 月底,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达1135只,涵盖储蓄、保险、理财与公募基金四大类。其中,基金类产品数量达到303只,占比超 26%,已成为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选择难成为个人养老金推广的核心挑战
投资者在进行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时,产品认知难、购买难、选择难等问题始终存在,其中基金类产品的筛选与辨别更是核心痛点。这既源于个人投资者的认知局限,也与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特点密切相关:
产品认知门槛高,投资者难以分辨
目前,个人投资者可选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储蓄类、保险类、理财类和基金类四个大类。这四类产品涉及不同的资管产品品类,仅基金类中就涵盖养老目标 FOF、指数基金Y份额等多种类型,不同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差异显著——例如FOF更侧重大类资产配置以及精选基金,而指数基金则侧重对标的指数的跟踪能力。但多数投资者缺乏专业金融知识,难以理解专业的风险收益指标,也容易被短期业绩排名误导。
产品供给多元,投资者难以挑选
对于公募基金这类净值化、波动性相对较高的产品,普通投资者普遍缺乏专业的辨别能力,尤其是在购买渠道相对受限、产品差异化不足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覆盖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质产品成为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面对众多产品,如何识别其长期业绩、风险控制能力和风格稳定性,成为投资者决策中的最大痛点。
构建专业评价体系,护航个人养老金投资
作为国内最早取得证监会基金公开评级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机构之一,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自2010年起便持续开展公募基金评级工作,致力于以独立、客观、公正的视角,为市场提供专业的基金评价服务。经过数十年积累,济安金信已形成具有独创性的,覆盖基金产品、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三个维度的公募基金评级体系。
济安金信对基金产品进行评价时,在基金产品合规和守约的基础上,评价过程遵循严格的基金分类进行类内评级,充分考虑各类基金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从基金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业绩稳定性、选股择时能力、选基能力、基准跟踪能力、超额收益能力和整体费用等八个方面,对基金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基金公司进行评价时,济安评级同样采用类内评级,并且评价过程中除了各类基金的核心考察指标还独创性地加入了规模适度性以及业绩比较基准偏离指标,从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整体流动性风险和产品投资风格漂移提供了评价方案。
以基金中基金(FOF)和指数基金为例,济安金信基金评价方法中选用了不同的能力维度和指标对两类产品进行长期评级。FOF与普通公募基金有着不同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单一基金的收益表现,还需要体现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长期稳健增长的能力。在这类产品的评级中,济安金信重点考察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选基能力以及择时能力。对于指数型基金,其核心价值在于是否能够低成本地稳定跟踪标的指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创造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因此,济安金信的评级方法更强调产品在长期运行中的基准跟踪能力、超额收益能力和整体费用。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落地,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参与其中,系统、中立且持续深入的投资者教育也变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投教工作并不仅限于普及产品知识,更应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性配置的理念,使其理解养老资金投资需要做时间的朋友,耐心等待时间复利,短期的市场波动并不应影响长期的资产积累计划。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的基金评价可以发挥重要参考作用。
公募基金作为养老第三支柱中重要的资管品类,其产品质量、规范性和稳定性都将面临更高的要求。独立、专业的基金评价体系,不仅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济安金信未来将继续深耕基金评价领域,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专业价值,助力个人养老金体系行稳致远,共同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